目前分類:life (26)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有時候,我很討厭「在商言商」這個詞。

barleyba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雖然題目是「一天做一件傻事,你也可以改變世界」,不過有牽涉到這個主題的大概只有Matt跳的笨蛋舞的事情,演講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說「理想和熱情」。

 

畢竟這是一個給大學生的演講,內容多少比較理想化一點,但實際上從blog認識到的宅神不是那麼理想化的人,這就不談了。

 

在開講前十五分鐘,演講的準備工作差不多之後,他開始坐在第一排玩起了NDSL,而且聲音還開超大聲,真是有夠機掰的。

 

演講開始之後,短暫的介紹了自己,例如說他大概是台灣唯一同時上過紐約時報和華爾街日報,並且同時每天晚上看PTT八卦版的人之類的。說明他為什麼有資格站在那裡演講之後,他問了一個問題,如果你的生命只剩一年,你最想做的三件事情是什麼?

 

然後他開始放了Randy Paush的演講剪輯

http://tw.youtube.com/watch?v=mSrYhRi5WNI

Randy卡內基美隆大學資科系的教授,非常年輕就拿到了終生聘,但是在46歲那一年被診斷出罹患胰臟癌,只剩下36個月的生命,他在卡內基美隆大學最後一次的演講「Last Lecture」非常著名。但是他在今年的725日過世了,享年47歲,當天美國ABC新聞以頭條報導他過世的消息。

 

之後他問大家認為現在外界對於現在學生的看法是什麼?之後放了兩篇報導長輩批評學生抗壓性小,不用功和貪圖享樂的報導,問大家是否同意,最後標出兩篇報導的日期,分別是1986年和1979年。當時被罵的大學生現在將近50歲,正是現在批評現在大學生的人。

 

接著他問說你認為你們現在最主要的競爭者是哪個國家,然後放了這個影片:

http://tw.youtube.com/watch?v=xj9Wt9G--JY&feature=related

這是2006年美國科羅拉多高中老師做的「如何讓學生邁向卓越的21世紀」的開場白。

 

這些是為了說明在這樣的嚴峻的環境中,熱情變的很重要。

 

然後他開始說熱情,包括他當初為什麼拿著翻譯魔戒賺的3500萬全部投入賺不到錢的開放式課程,然後又提出了一個問題:profession V Amateur,你會選擇哪一個。

 

接著放了這兩個影片來說明業餘的熱情,雖然我認為這只是他個人的惡趣味:

http://tw.youtube.com/watch?v=30tVBHV3Z0A

http://tw.youtube.com/watch?v=fWVY61WUj-A

 

真正要舉的例子應該是這個,英國選秀節目Britains Got Talent的手機salesPaul Potts首次登台:

http://tw.youtube.com/watch?v=rR--POs_RFM

Paul最近要來台灣開演唱會,他的專輯在英國2007年古典樂銷售排行榜上排名第一,而銷售量比第二名到第十名加起來還要多,而一年前他只是個手機銷售員,唱歌劇只是他的興趣。

 

然後他提到Amateur這個單字源自於法文,它的本意是「lover of」的意思,再一次強調熱情的重要。

 

之後放了這個影片:

http://tw.youtube.com/watch?v=flRvsO8m_KI&eurl=http://blogs.myoops.org/lucifer.php/2008/01/21/dad

這是Hoyt家族感人的故事,討厭運動的老爹Dick Hoyt帶著他全身癱瘓的兒子Rick Hoyt參加過216次鐵人競賽的故事,詳細內容可以參考:http://blogs.myoops.org/lucifer.php/2008/01/21/dad

 

最後撥放的影片才是和題目有關:

http://tw.youtube.com/watch?v=7WmMcqp670s&feature=channel

一個拿著存款到世界各地去跳笨蛋舞的Matt,來說明也許是做傻事也是熱情。

 

最後,他回到了開頭,再問大家生命只剩一年,最想做的三件事情是什麼?(而且很堅持一定要問到三件事XD),然後問,那你為什麼不現在去做。

 

也就是說,這是一場鼓勵年輕人勇於面對熱情,追求夢想的演講。

 

在演講最後提到,他之所以會投入開放式課程,是因為看了Mr. Childrenkurumi這首歌的MV,作為ending

http://tw.youtube.com/watch?v=mqlZVBcs1Wg

 

他說很多別人的故事,不過我覺得他自己就是一個為熱情最真實的典範,他翻譯過魔戒之外,還翻譯過龍槍編年史和龍槍系列,這兩部算是奇幻文學的經典,而他之所以會在奇幻文學在台灣幾乎沒有市場之際跳出來翻譯,為的不就是熱情。

 

演講之前,旁邊一個數學研究所的學生找我聊天,因為演講附了一張開放式課程的簡介,他順口問到宅神投入開放式課程的原因,我說他一心想把中文推廣到全世界,至少要讓中文資訊的數量能和英文資訊拉近,他說他覺得這樣很特別,一般人的夢想都是至少能做得到的,可是朱學恆的夢想卻是幾乎做不到的。我想了想說,也許他只把自己當作夢想的一部分,一個開始之類的。

  夢想的一部分嗎?我覺得他大概就是這樣的人吧!至少目前為止還是。


barleyba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海角七號>我覺得是部很不錯的電影,尤其對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人言有一種強烈的認同感,這應該也是導演的企圖,從影片開始的地標特寫可以看出一二,加上演員的表現也很出色,實在蠻值得去電影院看一看。

 

對電影的感想就是鄭玄藝,還說你不像范逸臣,根本就是嘛!

 

內容就不多說了,請大家去電影院捧個場,我想聊聊比較傷感情的地方,也就是錢。

 

<海角七號>的製作成本高達五千萬台幣,對於國片而言已經算是非常高規格的作品,更重要的是,這是導演魏德聖第一次執導劇情長片。一個新秀導演的處女作,想要在平均製作成本僅一千萬左右的國片環境下,拿到五千萬的製作成本,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儘管之前魏導曾經籌資兩百五十萬拍攝五分鐘的短片<賽德克.巴萊>打響知名度,但想要籌到五千萬還是不可能的任務。

 

因此,除去新聞局的五百萬補助,以及籌措的資金,剩下的三千萬資金缺口,是魏德聖自己透過信用貸款來的,也就是導演自掏腰包借錢拍片,而且一借就是三千萬。

 

這並不是首例,導演周美玲也因為拍攝<艷光四射歌舞團>而負債,儘管在藝術成就上被許多獎項所肯定,但票房並沒有給予支持。周美玲的第二部電影<刺青>則是一千萬左右的小成本片,台北票房開出了七百多萬的小紅,稍稍減輕了她的壓力。

 

魏導會狠心一口氣舉債三千萬拍一部電影,除了寄望票房給予回報之外,當然更重要的是為了理想,為了拍出一部心中的電影,只是第一部電影就背上三千萬的債務,他還能拍幾部?

 

喜愛<海角七號>的觀眾,當然也會希望開出長紅的票房,讓魏導能回收負債。再來看看台灣電影票房,的確是個有破億實力的市場,光是在暑假檔期就有兩部破億的電影,<黑暗騎士><神鬼傳奇3>,只是這都是好萊屋的鉅資作品,雖然不願意承認,但國片市場和好萊屋市場確實有相當大的差異。

 

這個差異有多大?近年最賣座的國片<不能說的秘密>,斥資六千五百萬,台北票房開出三千多萬,已經算是最火紅的國片,另外<雙瞳><詭絲>同樣也都有兩千多萬的票房,但成本上億,即便屬於非常賣座的國片,但光靠台灣市場還是完全不能回收成本。甚至更嚴苛的,以每一廳拷貝帶12萬成本來算,上映廳數破百的國片,連要回收上映成本可能都有困難。

 

儘管台北首週票房達五百萬,但按照上述的例子不難發現,國片的極限差不多就是三千萬,假設<海角七號>能達到兩千萬的火紅票房,不要說回本,連魏導的三千萬負債都還不起,而且這已經是片商發出40廳高規格的上映廳數了。無論怎麼看,都是一門穩賠不賺的生意。

 

雖然在新聞局輔導金的資助之下,國片近年來有漸漸增加的趨勢,但慘澹的票房依然沒有起色。一個產業需要專家的投入,而電影產業更許多龐大領域的專家來共同完成,但國片市場小,養不起導演、演員,更不用說幕後的燈光師、攝影師、剪接師、音效處理、服裝設計等等龐大的團隊,再想到下游鏈的模型師,動物訓練師、動畫團隊幾乎碩果僅存,缺乏專業人員當然影響電影品質,品質不夠好,無法吸引更多觀眾,又造成票房慘淡。這樣的惡性循環讓國片市場萎縮至今,已經幾乎變成穩賠的生意。輔導金能幫國片走到哪裡呢?

 

97年度金馬獎,「年度台灣傑出電影工作者」有一個爭議很大的入圍者,他叫周杰倫,第一次拍電影就能入圍這樣榮譽性的獎項,備受爭議,因為另外一個入圍者叫做李安。

 

周董在電影上的成就當然不可能和李安相提並論,但<不能說的秘密>確實在台灣電影中有他所代表的意義,而且帶來希望的署光。這部斥資六千五百萬的電影,帶來除了全台五千萬的票房,還有大陸五千萬人民幣的收益,光是票房營業額,就高達兩億五千萬,是台灣電影中極少數賺錢的案例。但因為成本中五千萬是香港公司出資,能不能算是國片還有疑慮。

 

但這對電影工作者絕對是強心針,<不能說的秘密>能不憑藉新聞局的輔導金,走出國得獎再回來上映的老路擺脫賠錢貨的名聲,為什麼其他國片不行?這也就是李安在金馬獎所說的,台灣電影的市場,在於廣大的華語市場,而李安沒有說出口的,最大的華語市場,就是大陸。

 

電影要賣座除了電影本身的內容,還有很重要的幾個因素:宣傳、話題性、演員卡司,這些可以從一部電影的首週、第二週以及後續票房來稍微看出點端倪,首週票房遠大於第二週票房的電影,可能表示在電影本身並不受到觀眾喜愛,而第二週票房大於首週票房,則可能因為電影的宣傳造勢,話題性不足。

 

對於國片而言,一向為人所詬病的,就是過度強調在導演本人的思考,包含大量啟用不具知名度的新生代演員,劇本過於曲高和寡,宣傳費用的編制太少甚至沒有等等的問題。尤其是很多觀眾對於得獎電影晦澀沉悶的既有印象,即便獎項加持也難讓票房有多大起色。藝術工作者的思考常常在於,只要作品夠好,自然有人會欣賞,而忽略宣傳的重要性,很可惜事實並非如此。

 

其實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並非一條無法跨越的鴻溝,任何一部電影都有紀錄當下價值觀的意義在,差別在於在拍電影時是否有加入商業性的思考,這點恐怕就是台灣電影界最需要努力的方向。

 

再回來看<海角七號>,這是一部很不錯的電影,可以想見在台灣也會創下不錯的票房,但將其中的文化認同感拿掉的話,個人認為只是一部尚可的電影,就現在海外市場對台灣文化了解相當有限的環境下,打入其他市場十分有難度,自然回收成本實在不太可能,雖然私心希望能看更多類似的電影,但更不希望看到的這種舉債拍電影的風氣,消耗台灣難得的人才。


barleyba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Mavie一週年特輯意外獲得很多人的喜愛,Mavie說這是當然的,誰叫她這麼可愛。至於冬麥特輯可能還要一陣子,原因無他,因為我懶…..(咚麥:雞八ㄟ)

 

今天我比較沒有心情說笑話,因為選舉快到了,我被這個氣氛弄得心煩意亂的。尤其嚴重的,是很多人最近紛紛開始表態支持哪一個候選人,尤其是在匿名性高的網路中,一些平常放鬆心情的地方頓時也緊張了起來。因為本人實在沒有什麼政治立場,完全無法理解表態的目的為何,大概就像是公佈自己喜歡的AV女優,圖一個暢快吧!我想。

 

表不表態可能有很多理由,若是單純從影響力的角度切入,我個人觀點認為不表態會更好。當然是因為現今台灣的選民結構而言。

 

台灣現在藍綠分化的很嚴重,很少人可以利用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場,去影響另外一個人的政治立場。過於意識形態的政治鬥爭,更多的是許多人因為某些言論而被畫分顏色,使他其他的言論同樣被視為意識形態之流。

 

舉例而言,當有權威性的人物發表不利於A政黨的觀點,這個人非常可能被指為另一政黨的打手,不只讓觀點失焦,這個權威性人物之後發表的意見也將淪為意識形態之流,無論這個觀點是否中肯客觀,當被抹上政黨色彩之後,都不再有意義。

 

抹黑對手絕對是在社會運動中一個很有效的老梗,例如將女性主義者或動物權支持者抹黑為過於偏激和極端,反著作權者抹黑為掛鉤盜版商等等,這種印象是很難打破的,一但建立需要非常長的時間去改變其他人的觀感。而幾乎所有人都做不到不因人廢言,因此有影響力的意見不單存在於意見本身的內容,更多時候仰賴於發表意見的人本身。

 

原本這些行動應該是由利益相對人去執行,例如A言論不利於B,則B才會去抹黑A,讓其他人覺得A不可信。但是現在台灣的社會情況變成媒體民眾會自動去進行這個動作,彷彿所有人非藍即綠,不應該有第三種價值觀的存在,這點我們當然要感謝媒體的幫忙分化,當然也包含閱聽人喜好這個共犯結構。

 

當然,如果我想要去影響其他人,尤其是沒有政治立場或是敵對政治立場的人,我絕對不會希望別人看到我的言論就說,你是支持A政黨的,你的言論一定是攻擊B政黨的,一定很偏頗不可以相信。如此是一點影響力都沒有的。

 

要發表有影響力的言論,就要避免被識破政治立場,更幌論表態支持,最好的方法就是兩邊抓出來各大五十大板,一邊打輕一點,一邊打重一點,讓人瞧不破我支持的目標,也無從攻擊起,因此我到現在為止還是不太懂表態支持的目的為何?

 

但如果不從影響力的角度切入,表態是為了自身利益,是為了奇魔子,當然就另當別論了。

  總而言之還是那一句。

barleyba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之前因為XDite每天ㄉㄧㄤ無名小站,看的很過癮,就訂了RSS,隨著無名被Yahoo併購轉低調後,消息比較少,後來的文章都偏向許多技術面。

 

我雖然看不太懂,不過沒事手賤還是會點一下。

 

不過今天看到了「這個」,我就退訂了。

 

不單純是因為政治文的關係,主要還是因為這個common XDite

barleyba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arleyba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ugatti Veyron超級跑車

世界上馬力最大,速度最快的街車。

當所有超跑還停留在三位數的馬力,3XX公里的極速,Bugatti Veyron所擁有的1001匹馬力,408公里極速,0-100km/h僅需2.5秒的性能毫無疑問是僅次於F1的地表上最強大交通工具。

 


全手工打造,定價100萬歐元,擁有它絕對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我們知道貝克漢曾經停在路邊,湯姆克魯斯曾經開著參加過MI2的首映。

擁有一台Bugatti Veyron,無疑是每個男人的夢想。

當自己的夢想不能實現而別人卻可以的時候,有一句話叫作見不得別人好。

 

在英國的市中心,在圍觀群眾的簇擁和加油聲下,一個交通警察為一台違規停車的Bugatti Veyron開出一張罰單。

 

要是在台灣,我強烈建議用非常暴力的手段把它拖走啊!!!

barleyba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arleyba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一般來說憲政體制可以分成三種,總統制、內閣制和半總統制。

 

總統制就是總統身兼國家元首和行政首長,由民眾直接選出。閣員由總統挑選,不必經過國會(在台灣是立法院)同意,也不必對國會負責。另外除非遭到彈劾或是辭職,否則不會有國會不信任的情形發生。

 

大致上總統權力非常大,而國會主司立法權部分,因此在國會多數與總統分屬不同黨派時,雖可能有國會干擾行政的發生,但因為之間權力有所區隔,干擾程度有限。

 

目前代表的國家是美國,另外拉丁美洲、韓國和菲律賓都是總統制的國家。

 

 

內閣制是國會最大的制度,行政首長通常稱為總理,通常由國會多數黨領袖出任,而國家元首通常沒有實權,包括行政首長在內的閣員都對國會負責,不會有行政權和立法權對立的情況發生。

 

這次立委選舉用的單一選區制通常是使用在內閣制的國家,而政黨政治對於內閣治也格外重要。

 

代表國家是英國和義大利。

 

 

半總統制又稱雙重首長制,也就是議會首長和行政首長分屬兩人,並且通常都有民意基礎,由民眾選出。閣員可能由總統任命,但必須對國會負責。目前國際上採半總統制的國家不多,且總統所具有的權利也不盡相同。代表國家是芬蘭和法國。

 

半總統制是最容易發生立法權干擾行政權的制度,當總統和國會多數分屬不同黨派時,很容易發生國會不斷杯葛行政權,造成行政體制空轉的情形(也就是台灣目前的情形)。法國在一九八六發生過總統密特朗在國會中失去了多數席次,被迫任命國會多數黨領袖席哈克為總理,自己退為無實權的總統,避免行政體制空轉的情形發生。

 

避免行政首長和國會多數分屬不同黨派是一種民主國家的憲政慣例,並不是強制的規定,我們憲法也沒有如此規定,僅是對於避免政策空轉進行的迴避動作。

 

台灣的體制比較像是半總統制,總統和國會皆由人民直選,行政首長由總統指派,但須對國會負責,是國際上幾乎絕無僅有的制度。

 

陳水扁當選總統時,國民黨仍保有國會多數,當時陳水扁指任唐飛當行政院長是符合此憲政慣例的,但不滿百日後唐飛被迫離職,由民進黨張俊雄出任,台灣進入為期八年的行政權與立法權對立,立法院的惡性杯葛和干擾行政造成政府施政效能低落,但除了少數學者與政治人物之外,鮮有人關心這個體制上的問題。

 

這是包括總統在內的全國人民民主素養不足的結果,也是媒體沒有以肩負社會責任為己任的重大後果。林濁水主張修憲,修成內閣制,這是對台灣憲政體制的真知灼見;沈富雄主張總統選立法院多數黨候選人,這是對現今憲政體制中肯的妥協。林沈兩人同列為民進黨十一寇,沈富雄進而退出民進黨,可以說是民進黨腐敗的象徵。

 

國民黨取得國會絕對多數後,為了討好選民主張兩年內絕不修憲,這是沒有雖千萬人吾往亦的精神,也沒有認清立法院的使命。

 

影響台灣政治甚鉅的憲政體制,除少數學者大聲疾呼,少數政治人物極力主張外,沒有人在乎。


barleyba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刺馬是滿清四大奇案之一,兩江總督馬新貽突然遭到張文祥(註一)刺殺身亡,遇刺的原因歷經八個月,五十數人的審理仍無法得知,亦無法找出指使張文祥幕後的 主謀,因此成為滿清四大懸案之一,後來邵氏電影將其中最為世俗流傳的一個說法拍成電影,成了著名的“刺馬”,陳可辛導演的“投名狀”原來也叫做刺馬,後來 怕被誤以為是將邵氏舊“刺馬”重拍,後來改名為“投名狀”。

barleyba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這邊是單純的感想,關於表達觀念性文章的感想。

 

一、   一篇文章一個論點

一篇文章一個論點是個原則,就如同教小朋友公因數的時候不要一起教公倍數,太多觀念雜在一起很容易變成不知所云,例如我要講的是美國牛肉很可怕,就不要在美國仗著經濟優勢的惡劣行為有太多著墨,避免混搖焦點。一篇論說文讓人看完後沒有辦法很快整理出結論,基本上都算是失敗的。

如果必須把數個論點放在一篇文章中,那麼每個論點的開始結束,和每個論點的總結必須非常清楚,混雜在一起說是最忌諱的。

這是寫文章最容易犯的毛病,許多文章一路讀下來或許很順暢,讓人點頭如搗蒜,但讀完後卻不知道整篇文章想要表達的到底是什麼?

 

二、   數據必須正確

文章中如果要引用數據,一定務求正確,一個不正確的數據會嚴重降低讀者對文章的可信度。無論文章多麼精彩,見解多麼獨到,都可能會被一個不正確的數據給毀掉。

 

三、   語氣要平靜

偏激的語氣會引起讀者反感,對於原本就認同這個觀念的讀者會很過癮,但對沒有概念或是本來反對的讀者其實無法達到文章的目的說服他人。除非這篇文章一開始就是發洩情緒用,否則沒有必要使用太多情緒上的文字。

 

四、   結論就是總結

結論就和電影的結局是一樣的,讀者讀完後最容易記住的部份。因此結尾的地方把整篇文章的主要觀點整理一次,可以加強讀者對這篇文章的印象,避免讀完就忘的情形發生。

 

五、   邏輯推導不要草率

太多太多的說理文不注重邏輯的推導,這個問題對於快速閱讀的讀者不易察覺,但卻是最容易成為整個文章論點不成立的原因。數據錯誤可以放棄數據;語氣激動與正確性無關;論點太多僅是閱讀困難的問題;但邏輯推導有瑕疵會造成整個理論結構的崩壞,是最嚴重的錯誤,我認為這是台灣教育對於邏輯教育一向不十分注重的結果。

舉例而言,有篇文章論「愛狗人士因為喜愛名種犬,引進許多純品系犬風潮,風潮過後造成大量流浪狗問題,部份流浪狗遭到香肉店的殺害,因此對於狗被殺害,該譴責的不應該是香肉店,而是那些愛狗人士」

姑且不論流浪狗在事實上肇因為何,這個邏輯最大的問題在於造成流浪狗與流浪狗被殺害並沒有直接關係,乍看之下或許很有道理,但事實上是一點因果關係都沒有的,推論也並未說明造成流浪狗與流浪狗被殺害有什麼樣的因果關係存在,導致最後結論完全不成立,這就是邏輯推導瑕疵產生的後果。

這是我看過許多文章後,感受最深刻的問題,許多人在論說文中對於邏輯推導的謹慎非常不注重,這是個蠻嚴重的問題。

 

六、   不適當的舉例不如不要

舉例的主要功能有二,第一個是幫助理解,例如「人生就像一張鈔票,被揉被踩也無損它的價值」,第二個是佐證,例如「正確的投資比辛苦工作重要,例如我的朋友A誤打誤撞在汐止買了一棟房子,兩年後增值了五百萬」。

以上兩個例子都是知名文章出現過的例子,但是都非常不恰當。

當例子用在幫助理解的時候,一定是當這件事不太容易理解的是,但是「人生不是因為遭遇困挫而折損價值」這件事雖然抽象,卻不難理解,這時舉例說明不但多此一舉,並且例子不好反而適得其反。為什麼人生像是鈔票,不是一塊蛋糕或是一杯咖啡?

當例子作為佐證之用,要有說服力,在第二個例子中,誤打誤撞買了一棟房子增值五百萬,這比較像是賭博,就如同「老王去買樂透,花一百元桔果中了一億,報酬率高達一百萬倍,因此我要告訴大家,把錢全部買樂透比辛苦工作來的有效。」任何極端的例子用來佐證都是缺乏說服力的,演講可以這麼用,但寫文章要盡量避免。

 

七、   避免使用不確定語氣

避免使用如「可能」、「或許」、「應該」甚至是「我認為」等不肯定的字眼,會顯示對自己的論點信心不足,如果自己對自己的論點都沒有自信,如何使人信服。

同樣的也少用「絕對」、「肯定」、「不可能」等太強烈肯定語氣的字眼,過猶不及都不好,語氣溫和而堅定即可。

 


barleyba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調查局中收藏的鄭頻如照片

昨天看完張愛玲的「色,戒」,一萬多字的極短篇卻看的異常辛苦,一方面因為久沒看較晦澀的文字而唸起來有點吃力,一方面由於對當時的時代背景不甚了解,導致看了兩遍才稍微有點概念。

 

看完之後又去翻了一些資料才稍微整理出一點頭緒,關於那個時代背景和張愛玲的心緒,也包含她難得針對批評者回覆的一篇「羊毛出在羊身上」。(這篇在網路上可以找到手稿,載於寫給宋淇夫婦的信中,會發現張愛玲的字其實並不漂亮。)

 

雖然張愛玲極力否認,一般還是認為「色,戒」是以鄭頻如謀刺丁默為藍本,而與歷史最大的不同在於,王佳芝在行刺前一刻愛上了易先生,而鄭頻如接連兩次謀刺失敗後,腦中仍是僅想著刺殺丁墨,最後送了性命。

 

一般也認為,這是極少數張愛玲在小說中加入了自己的心緒而不僅是一種張氏的觀點。關於那份愛,對象當然是胡藍成,在一九四七年六月十日張愛玲寫信給胡蘭成正式分手時說:「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經不喜歡我的了。這次的決心,是我經過一年半的長時間考慮的。惟彼時以小吉故不欲增加你的困難。你不要來尋我,即或寫信來,我亦是不看的了。」隨信還附寄了三十萬元,幫助那時因為漢奸罪而逃亡的胡藍成。

 

而汪精衛和特工之間種種,自然也可以從在汪精衛身邊呆過的胡藍成口中知之甚詳。因為對胡藍成的特殊感情投射在王佳芝身上,而有所本的寫出「色,戒」。

 

所以才會有那一句:「雖然她恨他,她最後對他的感情強烈到是什麼感情都不相干了,只是有感情。」是王佳芝對易先生,同時也是張愛玲對胡藍成,更是一句無關愛恨最好的註解。

 

我們常說由愛生恨或由恨生愛,兩個人在一起當然是相愛的,分手後有可能是恨的,日子久了,漸漸淡忘了,但總有一個人的感情是越來越強烈的,那已經無關愛,更不是恨,甚至不是愛恨糾纏的複雜,而是一種最單純、最原始的感情,一種生命中特殊的存在。

 

「他們是原始的獵人與獵物的關系,虎與倀的關系,最終極的佔有。她這才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

        聰明如張愛玲,仍只是個女人,1950年的時候是,之後30年也是。


barleyba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Biker提到口白人生,那麼我也來說一下觀後感。

因 為被劇情大綱所吸引,所以去看了這部片,試想,一個人的生活出現了只有自己聽的見的口白,多麼特別的構想,在塞車時,不耐煩的按著喇叭,卻聽見第三人對自 己的不耐煩行為作出解讀,那會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和女孩子約會時,聽見口白說著自己緊張和彆扭的行為,應該有怎樣的表情和心境,這是我看到劇情後對電影的 預想,可惜,事與願違,這部電影大大讓我失望。

雖 然獨立製片吸引到大卡斯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但比起「小太陽的願望」、「火線交錯」、「四十處男」等片,「口白人生」顯的有點不知所謂,似乎想要輕鬆的步調 去描寫人面對死亡,卻在面對死亡的心境轉折過於缺少琢墨和掙扎,那樣的痕跡淡泊到無法分辨這究竟是一部平淡無味的愛情喜劇還是有真正想要探討什麼東西?

是巧合還是我的偏執,最近看的幾部電影都在轉折的地方表現不過,雖然有不錯的開頭,不錯的承接,不錯的結尾,就是在轉折處無法引起我的共鳴,雖然這一向是好萊屋習慣塑造剛性角色的舊習,但獨立製片如此,最近看的港片「我要成名」亦然。

對 於一個角色心境轉折,通常給予的契機當然不能過於隨便,在「口白人生」中,「稅與人生」這本小說是主角哈洛的轉折關鍵,但在電影院燈亮起我的第一個想法 是:即便主角死了,這還是一部無聊至極的小說。事實上許多美國著作都非常擅長描寫極其細微的小事,就如同書評家批評史蒂芬金(Stephen King)可以把每天都發票寫成小說一樣的無趣,而電影中利用這樣一部無趣的小說或許可以說服主角從容就義,但可能無法說服觀眾。

事實上我並不喜歡過於違背人性的電影,安排一個角色離開他剛交往的女朋友去進行一項可能可避免的自殺行為,恩安排的有點突兀;說到突兀,我認為突兀也是這片的毛病之一,對於許多象徵性的表示情節出現的也很突兀,「little did he know」讓達斯汀霍夫曼改變態度的很突兀;手錶突然起笑很突兀;主角哈洛也轉性轉的很突兀。

再 說談的不夠深入這個毛病,這部片點到很多可討論的問題卻淺嚐輒止,這個部分很遺憾。似乎接觸面對死亡,卻又不想因為死亡的恐懼改變影片輕鬆的步調,似乎給 予人自由選擇的權利又怕過程流於俗套,不願意碰觸過於艱深的畫面表示,想討好觀眾群又似乎顯得乏味,於是看完電影,我對於他想表達的內容有些疑惑。

這 部片也並非一無可取,不少人給這部電影不錯的評價,艾瑪湯普森詮釋一個神經質的作家絲絲入扣,尤其拜訪達斯汀霍夫曼時,東張西望的神情,或是在揣測自殺的 人心境的樣子,神韻都很微妙微俏。在電影一開始大量使用的動畫線條也很精緻特別。嚴格說起來整部電影的運鏡、光線、演員表現都在水準之上,題材也很別出心 裁,大有可以發揮的空間,只是還是很可惜的,我認為他可以拍的更好。

有趣的是,艾瑪湯普森也有參與biker提到的love actually的演出,另外是,後來我才知道劇中飾演麵包店老闆的瑪姬蓋倫海,就是斷背山、鍋蓋頭的當紅小生傑克葛倫霍的胞姊,這個女主角最近似乎也很走紅,金像獎頒獎典禮還有擔任頒獎人,真是利害的一家人。


barleyba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8994

                         Tivo

或許不是未來式,而是現在式,結合及時更新節目表和錄影功能的Tivo慢慢在改變人們看電視的習慣,廣告開始變的不是節目的一部份,因為習慣快轉帶過廣告的人(包括我在內),已經漸漸開始無法適應仍然帶有廣告的節目。

 

因為收視率無法連接至廣告的曝光率,一些企業已經慢慢退出電視廣告,例如百事可樂的新廣告就完全沒有在電視上播出,因為看電視的人或許沒有變少,但看廣告的人的確在銳減中。

 

或許Tivo在台灣仍然沒有非常流行,甚至中華電信大電視、Web-TV等等的消費型態都尚未被台灣的消費者普遍接受,但數目的確有在增長,而且我認為裝了會去退掉的人真的不多,自從我裝了Tivo之後,一段時間沒有看過正在播的節目了。

  但是廣告會不會退出電視?想也知道不可能,其實楚門的世界(Truman Show)早就為這個問題提出答案,24小時不間斷的節目如何安插廣告,當然就是由劇中人物和劇中使用的物品來肩負這個重任。但是對於影集這種可安插性很高的節目當然可行,但像是實境節目、綜藝節目難度可能就比較高,更別提運動節目和知識性的節目,在供需原則之下,Tivo改變廣告型態後,會不會間接改變了節目的型態呢?將來的電視會不會變成很多的影集和電影,剩下少少的球賽,間接衝擊運動員的薪資,改變演藝圈生態,綜藝節目無法生存?Tivo這隻小蝴蝶會帶來多大的效應,其實很值得討論一番。

barleyba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barleyba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小鄭今天說到比利時啤酒,那我也來說一下比利時啤酒。雖然說我在荷比的時候每天都喝至少兩公升啤酒,但因為我在比利時只呆了三天,沒有機會喝到太多種類的啤酒,這是最大的遺憾。

 

在比利時,無論是像布魯塞爾這種大城市,或是像布魯日這樣觀光型的城市都有許多的啤酒專賣店,想像一下,啤酒專賣店,在台灣根本不可能發生這種事,賣來賣去就是那十幾二十種,但在比利時,每家啤酒專賣店都充斥著至少百來種的啤酒,清一色由玻璃瓶裝,各式各樣的貼紙和logo,甚至還有彩繪的玻璃瓶裝著深淺不一的啤酒,整整齊齊排列在木架上。一整家店數百種啤酒卻認不得其中任何一種的情況常常發生,那種幸福的感覺在台灣絕對享受不到。

 

即便是在荷蘭也常常可以看到一些pub、露天咖啡廳或餐廳高掛比利時啤酒的logo,這代表這家餐廳的tap beer種類,就是裝在木桶裡用水龍頭倒出來的啤酒,若是點不是tap beer的種類,則會從玻璃瓶倒出來,送上桌的啤酒也會附上那個玻璃瓶。反之,比利時的餐廳則幾乎沒有像海尼根這些荷蘭啤酒的logo,用別人的啤酒,這可能對比利時是一種侮辱吧!

 

說到tap beer,我到露天咖啡座幾乎都會點tap beer,除了比較便宜之外(通常是兩歐元左右),口感的確也和一般開瓶的啤酒不太一樣,因為一般瓶裝啤酒在運送過程中會因為撞擊或搖晃造成啤酒中的二氧化碳釋出又重新融入啤酒中,造成二氧化碳的氣泡變大,同時也使啤酒的口感便差,而木桶裝啤酒一般比較不容易發生這樣的情況,可惜台北有賣tap beer的地方不多,有些餐廳的tap beer需要一次買一桶,不適合只想小酌的人。先前7-11有賣海尼根的鐵桶裝啤酒,我覺得口感還不賴,只是5公升要七百多元,實在太貴了。離題了。

 

tap beer還有另外一個好處,要知道比利時啤酒種類實在太多,menu一打開來光biere(法文beer)一欄沒幾個認識的名字,一不小心很容易點到些奇奇怪怪的啤酒,即便不是太奇怪,像我不喜歡白啤酒的酸味要是點到白啤酒也會很囧,更別說什麼草莓啤酒等等奇怪的東西。而一般tap beer都算是蠻正常的啤酒,不太可能是黑啤或是白啤,味道比較適合一般人,也不會出什麼意外。

 

除了荷比的啤酒之外,有天婉如帶我們到一家伊索比亞餐廳,除了料理很特別之外,啤酒也很伊索比亞,玻璃瓶裝的啤酒要倒在一種耶子殼般的碗裡面飲用,我喝了兩瓶,一瓶據老闆說是比較烈的,比較普通一點,另外一瓶是很特別的香蕉啤酒,香蕉味蠻濃的,但是口感還不賴,偏甜,氣泡比較大顆一點,算是很特別的體驗。

 

比利時啤酒也並非全都是玻璃瓶,在超市或是一些攤販也有許多的鋁罐裝啤酒,並且又更便宜,像在比利時隨處可見的Jupiler,一罐500c.c甚至只要不到1歐。我蠻喜歡Jupiler,所以買了一堆回到hostel,發現沒有冰箱,好家在不冰的Jupiler還算是可以喝的啤酒。若是台灣有進口我想應該可以瞬間取代我的雪山。

 

Anyway,雖然說啤酒愛好者是應該去比利時朝聖一下,但我認為由於種類實在太多,台灣又難以接觸的到,沒有做好功課就真的只是在像劉佬佬逛大觀園,東喝一點西喝一點,是有點可惜了。台灣慢慢開始有比利時啤酒專賣店,橡木桶也有進口一些少見的比利時啤酒,不過價錢實在是….。但是真的要去朝聖,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喝完啤酒,記得上完廁所再離開,比利時上廁所很多都是要錢的,當然,尤其是荷語區lol

barleyba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除了朋友和一些專利的blog之外,我定時收看的blog很少,「消失的事務所」是其中的一個,作者是一個律師,主要打刑事,也兼任扶助律師和法院的義務辯護律師,因此常常處理一些義務辯護的案子。

 

Blog中通常寫的是他工作上的事情,以比較戲謔的方式表現出來,有些文章很有趣,但大部分的文中,在有趣之下通常隱藏著很多無奈。他說,只要有一點正義感的律師通常賺不了錢,所以他才有這麼多時間來寫故事,感覺上他寫故事,不是為了打發時間,比較像是為了要宣洩。

 

因為主打刑案,又常打義務辯護,因此他接觸到很多普遍認為屬於社會中下階層的人,那種人收入不高甚至沒有,請不起律師,並且通常是被告,因此才會請求義務辯護律師。這種案子一定充滿著深深的無奈,每一個人都像是尚萬強,每一個故事都像一篇孤星淚,還有每一個除了他以外,沒有人同情的被告。

 

有被殺害棄屍少年被害人的媽媽,遇上待退不負責任的法官;有爲了父親醫藥費趁丈夫出海時下海酒店,意外懷孕,仍深愛丈夫卻要求離婚的少婦;有在KTV身懷六甲的打工,男朋友卻因為義氣砍傷人而入獄的少女;有爲了安家費,頂替罪名入獄,警察還在口供時幫忙作偽證的少年;有公司的財務主管,公司被掏空後被列被告,被趕出家門無處可去的78歲老先生;這些當事人,只看表面的案件事實,大概沒有人會同情,理所當然,罪有應得。

 

前一陣子發生了許多的虐童案,其中一件是被害人父母都是受刑人,無力照顧小孩,將小孩委託給祖父,祖父年紀已大,身體不適,又將小孩委託給一對夫妻。父親出獄後,向這對夫妻要回小孩,但夫妻要求贍養費,父親無力支付,又不答應夫妻收養幼童,不知什麼原因,當晚夫妻竟然毆打幼童,在幼童奄奄一息的情況下,不送醫治療,反而連夜將幼童載回祖父住家,棄置不顧,幼兒傷重不治。

 

這個作者最近接到了一件義務辯護的案子,申請人就是這件案子被告中的妻子,他思量許久,終於接下,了解案情和委託人的狀況之後,原本以為萬惡不赦的非人,其實也不無可同情之處。

 

看完之後,我一直在想,如果那是我,我會接嗎?去厭惡或批判這樣的人是再簡單不過的事,但是若無償去開導或是為他爭取權益,那將是多困難。而後我才了解當全台灣都在唾棄陳進興時,那個給了陳進興信仰,還幫助他子女的李家同先生,有著何等偉大的胸襟。

 

很多時候,我可以有選擇,我可以選擇看見虐童的夫婦,然後大嘆世風日下,我也可以選擇看見這個律師,看見人類的愛。這個社會或許充滿無奈,但也充滿了愛,而我從來沒有懷疑過。


barleyba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66

如果把相撲歸類在格鬥,相撲大概是全世界最特別的格鬥運動之一,這個被日本人視為國技的運動,在日本國內,職業力士們的薪水以及社會地位,甚至異性緣都遠遠超乎一般人的想像。

相撲,中國古代稱為素舞,是由兩個大力士裸露上半身互相角力。一般認為素舞傳入日本是在西元四百五十三年,日本允恭天皇的喪禮上,中國派遣特使到日本表演素舞致意,演變為後來的相撲,日本國內則稱為大相撲。

不過根據日本古事記與日本書紀,日本歷史上最早的相撲爭鬪則出現在垂仁天皇七年(西元前二十三年)的野見宿禰與當麻蹶速,當時勝利的野見宿禰被日本人視為相撲的始祖。

與拳擊手出身於拳館相仿,相撲選手也隸屬於各自的部屋,每年的單月比賽,雙月休息,目前日本約有七百多為相撲力士,分屬五十四個部屋,為了頭銜不斷努力著。相撲選手大致可分為五個級別,橫綱、大關、關肋、小結、前頭。與其他大多數的競賽運動不同的是,在相撲的結別中,只有升級,沒有降級,任何一個當上大關的選手,只要能夠贏橫綱兩次,就可以晉升橫綱,而被擊敗的橫綱也可以保有原來橫綱的頭銜,因此相撲史上常常同時保有兩位橫綱。

若是橫綱表現不佳,相撲協會則會對他施以壓力,強迫他退休。也因此相撲可以說是一條不歸路,只有英雄不敗,沒有東山再起。

力士的資格限制為年齡不超過23歲,身高173公分以上,體重75公斤以上,新進力士需要接受半年的專業訓練,訓練除了體能以及相撲基本動作之外,還要學習學科的相撲歷史、運動醫學、生理學、社會、本國語、書法、吟詩等課程。而在部屋中,相撲的訓練極為嚴格,從早上五點到晚上十點,進行各式各樣的訓練,並且在訓練過程中嚴禁私語,另外無論進食、練習甚至入浴的先後順序都必須遵照「番付」排名。

令人意外的是超重量級的力士一天只吃午餐及晚餐,並且都在激烈的運動後進食,以及飲用大量的酒類來增加體重,他們看起來雖然很胖,但據說體脂肪非常的低。在日本,相撲選手受到許多女性的喜愛,許多有名的相撲選手後來都是和著名的女明星結婚。雖然相撲選手的異性緣很好,但原則上力士是禁止談戀愛的,並且由於訓練單調,生活乏味,因此能忍受而成為橫綱的力士可說是鳳毛麟角。

1993年來自夏威夷的曙成為第一個非日本籍的橫綱,成為日本第64代橫綱,可想而知這對日本是多大的震撼,此例一開,導致日本至1992年以來僅有兩位日本籍橫綱,2003年貴乃花引退後﹐再沒出現過一個本土橫綱,卻連續有3名外國人晉升為橫綱,目前唯一的橫綱是來自蒙古的朝青龍,由於戰績優秀,兩年來也沒有出現第二位橫綱。此外,去年3月,年僅21歲的蒙古人白鵬晉升為大關,保加利亞人琴歐州在22歲時晉升為大關,他們在日本的人氣都很旺。即使來日才3年的蒼國來,也比同期的日本選手晉升得快。

除了受到全球化衝擊日本相撲之外,日本自己的生育率下降,願意投入相撲的選手變少也都是原因,另外薪水也是很大的影響。雖然有名的力士的收入非常高,橫綱的月薪高達282萬日圓,還不包含比賽搶旗的獎金,但大多數的力士收入並不會比一個上班族來的高。

為了避免外國選手擠壓本土選手生存的空間,2002年日本相撲協會規定一個部屋僅能擁有一名外國選手,但是隨著外國選手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這樣的情形還能持續多久,沒有人能預測。而受到全球化衝擊,外國的頂尖選手稱霸了被稱為日本國技的相撲,是否能繼續被日本人所忍受,就不得而知了。


barleyba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____一年一度的學測又要來了,想起去年學測,我也曾在其中奮戰,當初看到國文考題,有關火星文的試題時的莞爾一笑,以及後來引起的眾多討論,當初寫這篇文章現在看來或許過時,但貼出來也算是為了學測應景一下。

 

barleyba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學期接近尾聲的時候,老師就會開始趕課,民總陳聰富老師最近每堂課都會說:「學期快結束了,可是我們好像沒上到什麼齁,那我們趕快來多上一點。」然後就開始說笑話,挖勒@#$%^&*(

 

barleyba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1 2